联系我们
  • 江西瑞威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全国服务热线:400-880-2824
  • 手机:400-880-2824
  • 传真:400-880-2824
  • 邮箱:bd@ruiweier.cn
  •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仁和镇
当前位置:主页 > 产品展示 > 原料药 >

硫酸链霉素

硫酸链霉素,3810-74-0
链霉素的硫酸盐

硫酸链霉素是链霉素的硫酸盐形式,链霉素系由土壤中放线菌属灰色链丝菌所产生的抗生素。链霉素是首先问世的对结核病具有确切疗效的化疗药物。本品必须肌注,故使其长期应用,受到限制。链霉素是由链霉菌获取的供胃肠道外应用的最有效而又毒性最小的抗生素。本品为杀菌剂,可能是以其对细菌核糖体的直接作用,抑制蛋白合成而收效的,主要作用于细胞外(包括空洞内)结核杆菌。
硫酸链霉素对结核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多数革兰阳性球菌(如各种链球菌)和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的抗菌作用不强,对许多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本品对各种皮肤结核病皆有效,有抑制结核杆菌繁殖及毒素产生的作用,高浓度时(>0.4 μg/mL) 有杀菌作用。结核杆菌对链霉素的耐药性产生迅速,宜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应用。
硫酸链霉素和另一种已获准胃肠道外应用的高效杀菌剂异烟肼合用,可对易感菌立即产生显著疗效,在危重情况下,常能收到起死回生的功效。
硫酸链霉素在最初数周或数月治疗中,收效最大。也许是由于本品系由胃肠道外应用,血清浓度很快增高,故似能增强口服药效,即使是像乙胺丁醇和异烟肼之类高效药物,亦可受惠于本品的配伍。
临床研究表明:由硫酸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和吡嗪酰胺组成的四药疗法,杀菌作用最强,以此治疗2个月,再以异烟肼和利福平续治4个月,疗效可与其他任何药疗方案对易感菌感染所作任何疗程的治疗相当(阿尔及利亚研究组/英国医学研究会,1984Snider等,1984B,1986)。
以上信息由Chemicalbook的Andy编辑整理。

理化性质

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味微苦,有引湿性,易溶于水,在水中易溶且性质较稳定,在乙醇或三氯甲烷中不溶,干燥状态下稳定,密闭避光保存4年以上效价不变,水溶液在室温pH3~7条件下可保存2~4周,遇酸、碱、氧化剂均易破坏失效。

药理作用

硫酸链霉素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抗菌作用,特别是对多种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菌、巴氏杆菌、布氏杆菌、肺炎杆菌、痢疾杆菌、产气杆菌、鼻疽杆菌等有抗菌作用。本品是抗结核杆菌的首选药,对结核杆菌作用较强,在低浓度时有很强的抑菌作用,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因仅有10%能渗入体细胞内,故对细胞内的结核菌无效,只能杀灭细胞外的结核菌。对繁殖期细菌比静息期细菌有更强的杀菌作用。与青霉素不同的是,其杀菌速度与药物浓度呈正比,其抗菌作用在pH值7.8时最强,pH值降至6以下时则作用大大减弱。
农用硫酸链霉素属抗生素类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的细菌性病害有防治作用,对一些真菌病害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链霉素属低毒杀菌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9 000mg/kg体重。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

药效学

硫酸链霉素进入机体组织后,通过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与病原微生物核糖体30s亚单位的特殊受体蛋白相结合,干扰信使核糖核酸与30s亚单位间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使DNA发生错误,亦即使应配对的氨基酸受到非配对氨基酸的竞争性对抗,导致无功能蛋白质的合成,使病原微生物多聚核糖体分裂,从而使合成蛋白质遭到最终破坏,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死亡。

药动学

肌内注射给药吸收良好。广布于机体器官组织,但极少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药物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可进入胆汁,胸、腹水、结核性脓肿、干酪样组织尿液中药物浓度较高,并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组织。蛋白结合率仅为20%~30%,肌注给药1g,0.5~1.5 h血药浓度达高峰值25~50μg/ml,半衰期2.5~3h,24h内给药量的80%~98%以原型从尿中排出,约有1%从胆汁排出,亦有极少量从唾液和乳汁排出。

临床应用

本品对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均有效,但对链球菌、肺炎球菌等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不及青霉素G,对立克次体,原虫、病毒、真菌无效对结核杆菌及多种革兰阴性菌效果较好,如大肠杆菌、布氏杆菌、产气杆菌、流感杆菌、痢疾杆菌、鼠疫杆菌等。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结核杆菌所致的肺结核、骨结核、淋巴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及敏感菌株所致的脑膜炎、肺炎、败血症、脓胸、胸膜炎、腹膜炎等,还可用于敏感菌株所致的泌尿系、呼吸系感染。

药物相互作用

1,链霉素与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合用有协同作用。
2,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合用可增强抗菌效力。
3,Ca2+、Mg2+、Na+、NH+4、K+等阳离子可抑制本品的抗菌活性。
4,硫酸链霉素与头孢菌素、红霉素等合用,可增强本类药物的耳毒性。

不良反应

链霉素的不良反应比青霉素多而严重,耳毒性是链霉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本品常累及听神经的前庭支,引起恶心、呕吐和眩晕。耳毒性发生率,与剂量和疗程直接有关。高龄和肾功能障碍为其诱因。听觉可能丧失,严重者常为永久性。本品的神经毒性能引起呼吸麻痹(由于神经肌肉阻滞),麻醉后及应用肌肉松弛剂后尤易发生。
链霉素所致肾脏毒性反应只属偶见,但如原有肾功能减低或同时应用其他肾毒药物,发生亦可增多。故应避免同时或相继应用其他神经毒性或肾毒性药物。
由于65岁以上老人中,耳毒和肾毒作用较为常见,故此年龄组应尽量不用链霉素。所有病例都应作基础性和定期的听力测定及前庭功能冷热试验。
正确使用下,链霉素很少发生毒性反应,患者大多耐受良好。个别病人注射后迅速发生短暂头痛或不适。无关宏旨的面部(特别是口周)感觉异常,约见于15%病例,两手亦可伴有麻刺感。
链霉素治疗最初数周,偶可发生过敏反应,但不如氨基水杨酸那样常见,一般也不像氨基水杨酸及异烟肼严重。过敏性休克和血液系统反应如酸性细胞增多、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有少数报道。
本品的致畸变作用已为动物实验所证实。本品不宜用于初孕3个月,妊娠后半期,总量亦不可超逾20g,以防先天性耳聋。
母亲应用本品,血清达到治疗水平时,可有微量进入乳液。

注意事项

给药前必须询问过敏史,对无过敏史者必须做皮试确认为阴性方能给药。皮试时,取本品稀释溶液100mg/0.1ml,皮内注射,观察15min。肝功不良患者慎用本品。不宜与青霉素G盐混合注射,因混合时引起药物溶液pH的变化,使青霉素效价降低。
用药过程中,如出现头晕目眩,听力减退,耳呜,应停药或视情况减量。婴幼儿慎用。
老年患者用药后可产生各种毒性反应,应在疗程中监测肾功能可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胆红素浓度及血清乳酸脱氢酶浓度的测定值增高,使血钙、镁、钾、钠的测定值可能降低应注意患者的听电图和肾功能。

用途

用于结核、布氏及非溶血性链球杆菌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鼠疫与兔热病、流感杆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治疗

上一篇:妥布霉素

下一篇:硫酸巴龙霉素